新闻中心
移动支付和“无现金社会”不能画等号
8月,“无现金社会”的热风来势迅疾。8月1日起,支付宝的“无现金城市周”和微信支付的“无现金日”活动同步推出,活动的形式,均是通过投入重金鼓励消费者以移动支付代替现金支付。已经连续三年举办该活动的微信支付,今年更是将无现金日活动的口号定为“无现金,就现在”。显而易见的是,对于这两家移动支付巨头来说,推动无现金社会不仅是在表达一种社会愿景,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商业决策。我国的移动支付主要靠电商带动,而当下,电商的移动化转型基本完成,作为配套的移动支付继续攻城略地,不仅是其独立发展的需要,对于推动电商从线上走入线下,也有直接的助益。
可以肯定的是,由于移动支付体现出来的便利性,单纯就商业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而言,无现金社会无疑是一种趋势,这种趋势在欧美国家同样显著。不过,已经出现的趋势,并不能和无现金社会的真正到来画等号,而两者之间的距离,甚至是超出想象的。
对于传统金融体系不尽完善的中国来说,向“无现金社会”看齐,首先需要补课。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,让很多中国居民的现金消费一举跨过了信用卡时代乃至pc时代,然而,对于真正走向无现金社会,这种跨越实际上掩盖了一些障碍。首先,从普及的角度讲,相比移动支付对于智能手机存在依赖,信用卡作为一种差异化显著的支付载体,理论上自有其优势,因此,如果信用卡能够像移动支付一样得到充分发展,对于无现金社会的实现会是一种直接的推动。
更为关键的是,信用卡之所以未在中国全面推广起来,不仅与移动支付的出现有关,更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以及背后的金融体制有关,而发达的金融体系和网络、健全的信用社会,才是无现金社会落地的关键。在美国的线下消费领域,甚至在网约车等一些新兴的移动互联网领域,民众对于信用卡消费的热情远远高于使用移动支付。2015年,手机支付的交易额在传统零售消费的占比仅为0.2%。究其原因,并非传统零售商刻意抵制移动支付,而是美国的传统金融体系足够发达,这使得信用卡消费与移动支付相比不仅没有明显的劣势,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明显占优。
从更为全面的角度讲,无现金社会涉及“社会”二字,这意味着其不仅事关金融创新、商业创新,更事关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是否理想。从全球范围来看,以瑞典、丹麦、挪威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对无现金社会的推动和实现程度,是走在前列的,这些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特点:人口规模不大,社会较为均质化、福利较好,特别是民众对政府和国家金融体系的信任度,普遍比较高。比如,在丹麦,政府允许一些零售商拒绝接受现金支付,其可行性在于,丹麦的人口只有500多万,受益于经济的高水平、社会的均质化,丹麦国民可以享受到较为完善的福利与养老保障,并且有普遍的高收入和高税收支撑个人生活和社会福利支出,这种均一、理想的经济社会状况,使得国民接受金融服务的场景和习惯能够最大程度地统一起来。
一些北欧国家在建立无现金社会方面的先天或后天优势,即便是美国也不具备,这就是为什么,虽然以推崇创新著称、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也较高,但超过1/4的美国人仍然习惯用现金付账,近千万个家庭甚至没有银行账户。正是这样的复杂状况,让美国的无现金社会理想每每面临反对者的冲击。
就当下而言,在移动支付巨头的推动下、电商从线上走到线下的趋势之下,未来几年,一些重点城市可能会无限趋近于“无现金城市”。虽然无现金社会的理想足够遥远,但移动支付所引领的金融创新无疑正在缩短这一距离。更为乐观的一点是,至于实现百分百的无现金社会,则不仅需要传统金融体系的根本性变革,更需要全面补足经济社会的短板。